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二号通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4-06-21






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二号通知)

各有关单位: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作出一系列部署。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是数字中国建设的核心载体和关键内容,是以数字赋能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阵地,已经成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破解城市管理难题、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选择。


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以下简称大会),自2001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十六届。大会一直致力于打造高水平、高标准的行业盛会,搭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交流平台,促进智慧城市学术交流、经济贸易洽谈与合作,创建智慧城市行业生态圈。经研究,中国测绘学会、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中国遥感委员会共同主办的第十七届大会定于2024年7月18-20日在长沙召开,会议由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共同承办。


一、会议时间与地点


会议时间:

2024年7月17日:会议报到

2024年7月18-19日:开幕式、主论坛及主题分论坛 

2024年7月18-19日:展览展示

2024年7月20日:实地考察交流


会议地点:

长沙国际会议中心(长沙市高铁会展新城国展路108号)


二、会议主要内容


本届大会将邀请行业主管单位和智慧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单位领导、两院院士、业内知名专家、企业家以及所有助力智慧城市产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共同交流发展热点,剖析发展痛点,探讨发展难点,深度解读相关政策文件,为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大会策划组织“1+16+N”活动矩阵,主要内容包括开幕式、主论坛、圆桌对话、16场主题分论坛、N场配套活动、成果展览展示等。


三、会议主题及论坛设置

会议主题:

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主论坛: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主论坛

线下分论坛:

1、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特别论坛

2、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论坛

3、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创新应用论坛

4、智慧城市时空标准发展论坛

5、智慧城市“新质力”领军论坛

6、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论坛

7、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论坛

8、新型产城融合发展论坛

9、AI大模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

10、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发展论坛

11、城市精准精细治理发展论坛

12、智慧交通创新发展论坛

13、智能建造论坛

14、城建档案智慧化管理论坛

15、智慧社区发展论坛

16、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四、参会人员

(一)自然资源部领导、有关部委领导、湖南省领导以及主办方会员代表和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相关领域人员。


(二)各省(市、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局)等行业主管部门的负责人及技术人员。


(三)全国测绘、GIS、导航、遥感、国土、规划、商务、数据、住建、城建档案、电信、部队、交通、水利、海洋、环保、林业、商务、应急、房管、工信、城管、水务、市政、公安、气象、设计院等行业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科研院所负责人及从事信息化工作相关人员。


(四)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取得理论研究成果、工程实践经验以及管理经验的研究机构、高等院校、社会团体、企业和管理部门代表以及智慧城市领域的相关专家学者。


五、会议注册

(一)会议注册费2200元/人(注册费含会务费、资料费、会议期间餐费等),会议不接受现场注册。


(二)扫码报名,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填写注册信息并提交。

 (报名二维码)


(三)参会人员须在线注册提交信息后,提前将注册费汇入中国服务贸易协会账号。汇款时请备注“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对公汇款支付至相应账号:

单位名称: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北新桥支行

账号:0200004309024906746


(四)会议报名截止时间:2024年7月10日。


六、联系方式

(一)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联系人:李萍 电话:010-68716602、18801398718

联系人:王丹 电话:010-68719822、17813234068

联系人:于菲菲 电话:010-68719860、18611381910

(二)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

联系人:杨俊杰 电话:0731-89878066、18975823737

(三)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

联系人:张逢春 电话:0731-82252808、18307312008

(四)大会公众号:中国智慧城市大会

(五)大会组委会E-mail

zhcsgwh@126.com

(六)大会官网

http://www.smartcitychina.net



附件


第十七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实施方案


一、会议组织

(一)主办单位

中国测绘学会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

中国遥感委员会

(二)支持单位

长沙市数据局

(三)承办单位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

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

(四)协办单位(排名不分先后,持续增加中)

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

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湖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北京测绘学会

上海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天津市测绘学会

陕西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江苏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安徽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广东省测绘学会

甘肃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河南省测绘学会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青海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山西省测绘学会

黑龙江省测绘地理信息学会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

湖南省城建档案和信息管理协会

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西南交通大学

湖南科技大学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

广州大学地理科学与遥感学院

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

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

珠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中建三局数字工程有限公司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有限公司


二、组织委员会

名誉主席:

宋超智  中国测绘学会理事长

主  席:

周成虎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服务贸易协会会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

副主席:

顾行发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 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席,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邬  伦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委  员:

由主办单位、承办单位、支持单位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组成。

秘书长:

张绍杰  中国测绘学会秘书长

张立福  中国遥感委员会秘书长

田国锋  中国服务贸易协会常务副秘书长

执行秘书长:

李   洁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秘书长

杨俊杰  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副秘书长


三、学术指导委员会

名誉主席:

李德仁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刘先林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崔俊芝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主  席:

童庆禧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大学教授

副主席:

王家耀  中国工程院院士,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教授

刘经南  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杨元喜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卫星导航专家

李建成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

郭华东  中国科学院院士,可持续发展大数据国际研究中心主任

叶嘉安  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教授

郭仁忠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

吴志强  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孟建民  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首席总建筑师

龚健雅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

王  桥  中国工程院院士,生态环境部卫星环境应用中心研究员

徐祥德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李清泉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深圳大学党委书记

童小华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毛志兵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决策咨询首席专家、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原总工程师

张新长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广州大学教授,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林   珲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江西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李满春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教授

金双根  欧洲科学院院士、美国电磁科学院院士、欧洲人文与自然科学院院士、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河南理工大学学术副校长、教授

王力哲  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教授

史文中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英国社会科学学院院士,香港理工大学智慧城市研究院院长、讲座教授

刘耀林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昆山杜克大学校长

王晋年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广州大学教授

陈锐志  芬兰科学与人文院院士,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杨必胜  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委  员:(按姓氏拼音顺序)

陈向东  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  利  陕西天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陈   应  中建三局数字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池天河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曹凯滨  城乡院(广州)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党安荣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杜明义  北京建筑大学测绘与城市空间信息学院教授

杜培军  南京大学教授

范占永  园测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高艳丽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总工程师、智慧城市首席专家

高治军  沈阳建筑大学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院长

龚建华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

关   军  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副总经理,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韩   青  青岛理工大学教授

郝志峰  汕头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黄   俭  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黄先锋  武汉大学教授、武汉大势智慧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贻芳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姜殿洪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景贵飞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员

李   琦  珠海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副馆长、研究馆员

李英成  自然资源部航空遥感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李云贵  中国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

李宗华  武汉市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原副局长

刘   捷  百度智能云副总裁、智慧城市事业部总经理

刘   谦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高级副总裁,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   瑜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副院长、教授

陆   锋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闾国年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

马智亮  清华大学教授

穆   勇   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原副主任、总工

单志广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

石晓冬  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

沈   雨  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盛中杰  天津市测绘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宋关福  北京超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万   超  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原副总裁

万剑华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

汪   枫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王   强  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副处长

王   丹  建设综合勘察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王东华  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总工程师

王芙蓉  南京市国土资源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

王广斌  同济大学建筑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吴   琳  广州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原副馆长、研究馆员

吴   亮  武汉中地数码集团董事长

吴强华  北京数字政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吴献文  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测绘遥感信息学院实训与设备管理中心主任,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 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颜   军  俄罗斯工程院、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珠海航宇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富春  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总经理

于   洁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总工程师,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袁正刚  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詹庆明  武汉大学教授

张建平  清华大学教授

张志华  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院长

张立伟  北京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测绘工程分院院长

赵   昕  北京首创生态环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赵   武  飞燕航空遥感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丰收  正元地理信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郑   宇  京东集团副总裁

朱   庆  西南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授, 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四、大会主论坛介绍

中国智慧城市大会主论坛将紧扣“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邀请有关部委领导、两院院士、国际专家、顶尖科学家、知名企业家现场出席,探索和分享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城市发展,推进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的实践路径,研讨国家治理、社会管理领域涉及公共服务、城市管理、安全保障、智能基础设施、城市数据资源、可持续发展产业等新型城市治理要素,从多维度、多视角对智慧城市发展战略、方向及政策等进行分析和解读,总结国内外智慧城市建设成果,展望我国智慧城市创新发展新模式。

大会主论坛上也将设置圆桌对话环节,邀请来自政府、学界、企业等不同领域的嘉宾,通过思想探讨、经验分享等多方面,加速释放其溢出效应。


五、主题分论坛介绍

(一)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特别论坛

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信息中心

建设CSPON是建立健全国土空间规划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要求的重要举措,在维护国家安全、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和国家价值。论坛将围绕国土空间智慧治理,聚焦规划决策思维变革与理念转型、规划智能技术落地应用、规划实施精准管控与监督等方向,研讨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建设新思路、新探索、新应用。

(二)智慧国土空间规划论坛

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规划研究中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论坛将邀请相关领域知名专家,从国土空间规划实践案例出发,深入研讨如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用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规划中,为新时期的国土空间规划提供科技支撑。以期凝聚专家智慧视角和学术观点,从而为国土空间规划治理加快迈入智慧化阶段形成参考。

(三)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及创新应用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宁波市测绘和遥感技术研究院、湖南省第一测绘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如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已全面推进。新型基础测绘将充分利用实景三维中国等重大专项工作的成果,融合三维、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更好、更深层次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论坛聚焦行业热点,将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有机结合,同时基于实践经验,分享相关建设思路、技术探索、实践应用以及试点建设进展等,从整体思路到具体实操经验,全方位进行解读,共话测绘地理信息赋能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美丽蓝图。

(四)智慧城市时空标准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自然资源部测绘标准化研究所

标准可以促进技术的融合与共享,是推动智慧城市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基石。论坛将围绕智慧城市标准现状与发展、典型智慧城市标准应用解读、标准申报基础知识等主题,邀请来自产、学、研、用等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等,以智慧城市时空基底建设为切入点,共同探讨智慧城市标准发展的目标、需求和关键技术方向,助力智慧城市标准体系构建。

(五)智慧城市“新质力”领军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新质生产力是数字经济时代能够显著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先进生产力质态。以“智”提“质”,深化智慧城市发展,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论坛将邀请智慧城市领域学术、政府和产业界的领军人物,对新质生产力赋能智慧城市发展的前沿趋势进行分析,展现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与产业进展,深入探讨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力求“全景式”解锁智慧城市的真实面貌,“立体式”呈现智慧城市未来图景。

(六)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论坛聚焦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技术创新”和“应用创新”,瞄准深化智慧城市发展的特征与趋势,旨在通过介绍技术先进、模式创新、成效显著的智慧城市创新应用案例,交流“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经验,探索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体系,助力数据要素核心产业发展,优化数字生态,进一步加快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数字中国建设添智赋能。

(七)数据要素治理与市场化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

数据是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是驱动技术创新、应用创新、模式创新的关键动力。论坛将邀请政府、科研院所、企业的各方嘉宾共同探讨“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创新发展大背景下,如何挖掘分析和利用数据资源,打通“信息孤岛”、消除“数据壁垒”,实现数据要素高效配置,深化数商生态合作,推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建设。

(八)新型产城融合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湖南省开发区协会、中关村数字建筑绿色发展联盟、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城融合是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将居住、商业、生态、文化、休闲、娱乐等生产性和生活性服务有机融入园区发展中,形成多元功能复合共生的新型产业园区乃至新城区。论坛旨在深入探讨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新路径,为城市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实践指导。

(九)AI大模型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 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深圳)

论坛聚焦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入城市发展建设,探讨打造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融合的新优势,实现城市与人的良好关系。将邀请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行业企业的代表、各界专家,介绍和解读当前人工智能和智慧城市领域的产业政策、能力体系、技术热点和建设进展,从技术纵深领域、跨行业应用和具体实践等角度,探讨推广AI大模型应用,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

(十)城市安全韧性建设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长沙市新型智慧城市研究会、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委会

城市安全韧性是新时期城市工作的重点,是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柱。做好城市安全韧性相关工作,需要加大多专业、跨学科的联合;需要统筹好不同空间层次安全韧性系统的设计标准衔接与应急保障举措;另外还需要有历史的纵深认知,把历史时空安全要素作为一个重要底线。论坛将交流城市安全韧性领域的科技前沿与行业动态,深入研讨城市安全韧性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模式与路径,展望城市未来发展方向。

(十一)城市精准精细治理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电信集团湖南分公司

城市精准精细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论坛将邀请全国城市建设运营和精准精细治理相关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共聚一堂,共同研讨智慧城市背景下中国城市社会治理创新、智慧城市建设与智能治理、城市运营与公共财政转型等重要命题,交流展示相关理论研究和优秀实践成果,为推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运维全过程各环节数据融通,城市体检与城市更新数据赋能、业务联动等建言献策。

(十二)智慧交通创新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测绘学会智慧城市工作委员会

智慧城市交通通过物联网、移动通讯、多源遥感、移动定位导航、地理空间数据挖掘、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与交通运输工程的深度融合,建立人、车、路、环境协调运行的交通体系,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水平,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论坛将邀请行管部门、知名专家学者、建设和应用单位共同探讨行业未来发展方向,让城市交通更安全、更舒适、更高效。

(十三)智能建造论坛

主办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智能建造工作委员会、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化行业协会、广州粤建三和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论坛围绕建筑行业智能建造、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等热点,分享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工业化建造的经验,集中研究探讨智能建造先进技术、发展方向、实现路径等,宣传展示智能建造建设成果,推动建筑业实现“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

(十四)城建档案智慧化管理论坛

主办单位:湖南省城建档案和信息管理协会、珠海城建档案馆、广州城市规划技术开发服务部有限公司

论坛将邀请行业主管单位领导、规划建设及档案管理单位负责人、全国各地城建档案馆同仁、高校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建设、施工、设计单位代表及助力智慧城建档案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分享各地城建档案智慧化、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做法和理论创新,协同住建、规划等部门数据共享、信息互通,探索一数一源、单套制、一键归档、数据安全等重点难点,激发数据要素创造新活力、共建数据资源打造新生态,构建以数字档案为核心的现代化城建档案管理体系。

(十五)智慧社区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湖南省未来智慧社区研究院

论坛将邀请政府领导、行业专家、优秀企业代表以及示范性智慧社区项目负责人等,以智慧社区国家标准化为基础,以典型应用案例为对象,探讨标准化建设与创新发展,探索信息化、智能化的社区治理与服务新形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社区建设。

(十六)智能制造产业创新发展论坛

主办单位: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制造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深度融合,是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建设的“连接点”,是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引擎”,是智慧城市转型升级的“加速器”。本论坛邀请知名专家、行业领袖,政产学研共聚一堂,共同探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新路径和新机遇,谋划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发展,为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深入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促进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贡献智造力量。


六、成果展览展示

本届大会围绕智慧城市相关的高新技术、成果成就、行业应用等,设置了3000余平方米的专题展区,涵盖软硬件、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等展览展示,旨在宣传智慧城市从业单位的能力与品牌形象,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参展范围包括:

(一)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展示时空大数据、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实景三维中国、城市信息模型(CIM)等核心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

(二)城市规划和管理: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及解决方案,系统展示新型智慧城市的规划、城市改造、城市运行监管、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方案。

(三)城市安全和应急:城市应急指挥中心、城市安保和紧急事态服务、监控报警系统、综合防灾减灾系统等。

(四)通讯、信息及运营商产品:数据通信设备、无线通信技术、公用事业信息通信技术解决方案等。

(五)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应用:智慧城市各领域云计算技术和大数据应用的案例和技术展示。

(六)物联网技术应用:智能楼宇、智慧园区、智能家居、移动与交通、地理信息等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及解决方案的展示。

(七)移动应用:智慧城市行业领域典型、优秀的移动终端应用程序展示和技术交流。

(八)智能硬件:可穿戴设备、无人机、机器人、传统服务业等结合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移动端控制、信息互联、自动化、人工智能等技术和产品的展示。